红梅傲雪话当年(新田变革纪实)
说的是文化革命那场浩劫,造反有理风起云涌,党政领导成了阶下囚,红色政权丢了十分之九。造反派拥有200万人枪,武斗正在升级,共和国岌岌可危。中央以“三支两军”名义,实行军管。我新田人武机关,力微任重,重新建党建政,如登蜀道。新田是穷县,条件并不优越,随形势发展,如同梦幻一般,新田出现四大奇迹,风闻大江南北。
(一)我到大军区接受三支两军任务,知形势严峻。运动不限于反修防修,被野心家利用,正在倾国,造反派的口号是:“不能和平过渡,要进行国内战争”。周恩来祈求的口吻说:“野战军的人不能打,枪不能夺”,显然牺牲地方军,准备打一场解放战争,可见形势异常险恶。当时新田同样是动荡不安,军人四不,伤痕累累,包括我在内百分之七十挨了打,游街示众,家常便饭。军人没有忘记使命,补天裂,“壮士救国心如铁”,我们迎难而上,义无反顾。尽管风云变幻,社情复杂,我们仍然认为新田造反派没有野心家,拥护党和毛主席的是绝大多数。所以积极争取造反派头面人物,取得造反组织尤其两大派头面人物信赖,很快实行大联合、三结合。1967年下半年成立县革委,解散各派造反组织,在全省是最早的。湖南第一个没有武斗造反的新田县,特大新闻不胫而走,在省内外都有影响。“文革死角”,“世外桃源”,敌视和赞许众说纷坛,不管怎么说,都承认这是文革中一大变革。
(二)介入三支两军,开始就把支农摆在首位,我们不怕造反派头上长角,身上长刺,最忧心的是粮食问题。新田是五保县,长期吃饭靠统销,生产靠贷款。每年有数十辆卡车给新田运救济粮两三个月,内战如火如涂,中断粮食救济,群众找我们要饭吃怎么得了!我们都有忧患意识。我们不认为新田有走资派,经支左领导小组研究,不管文革走到那一步,决定大胆解放干部,大量启用地方各级领导,大学大寨夺取粮食丰收。为此出现一个插曲,地区造反派指斥我:“你敢说新田没走资派?你胆敢以生产压革命!”我说:“学大寨有错吗?新田没饭吃你负责吗?”得知新田造反派也同情抓粮食不了了之了。尽管文化革命跌荡起伏,我们一直以民生为本,猛促生产,在动乱情况下,解决了新田多年困扰的吃饭问题,而且有余粮卖给国家。人民看到新田巨变感叹不已,省革委在新田召开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现场会。47军长黎原赞称:“新田条件差,搞的这么好,很有说服力”,于是召开全省学新田,大幅标语,遍布城乡。
(三)杂交水稻不是现在才有的,早在六十年代,新田杂交水稻就盛极一时。我部三支两军急于抓粮食,兴修水利,扩大双季稻外,鼓励农场试制良种,“农垦五八”在新田打开了通路。农技干部任若凡设想水稻良种杂交,培育比“农垦五八”更高产的新品种。军方极为重视,大力支持,既当伯乐又负责推广,结果是粮食大幅度增产,为新田创造福祉,给三支两军帮了大忙。作为杂交水稻,当时是农业生产一大发明,那时人们对杂交水稻还很陌生,新田杂交水稻横空出世,在湖南及至全国没有先例。惊动省革委再次到新田召开现场会。参加会议的400多人,多是农业专家和农技干部,会议名称是“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”,把新田杂交水稻提升到农业科技高度加以推广,各地自发到新田参观的二万多人,由此新田杂交水稻饮誉三湘。可惜创造奇迹的任若凡当了官,他的杂交水稻搁浅了。
(四)新田学大寨小有成就,没想到荣膺伟大领袖的赞誉。“最高指示”,红极一时,某些人质疑新田值不值,粮食跨纲要有没有浮夸?我说没有半点虚假。我们抓粮食为解决新田吃饭问题,没想过当先进,不是县里申报,而是省里经过考察赐予的,说起来可能与王震有关。周总理怕运动妨碍生产,王震作总理特使到湖南视察。据他说,路过20多县都是一片汪洋,独有新田有大面积稻谷飘香。可以说毛主席对王震见闻做个圈点,说是奇迹也不过份。泱泱大国,一个县工作做好了,不一定得到领袖青睐。毛主席是不轻易表彰某个单位的,建国后仅有两次,第一次是农业学大寨,第二次是新田安乡,还是学大寨,也是最后一次,难得伟大领袖再开金口,对新田来说千载难逢,意义深远。可能政治上久雨初晴有感而发,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”。文化革命,危机四伏,三支两军消弭内战,大地复苏,给领袖带来愉悦,“山花烂漫”的憧憬,树典型启动大国中兴的心境再度蒸发,是不难理解的。
上述四项勾勒轮廓而已。故事来自我亲身经历,功过早有定评,没有必要夸张。特殊岁月,成事在天,上有280 万解放军三支两军,超过三大战役兵力的总合,他们挽救共和国,出生入死;下有新田广大干群包括人武干部和民兵,奋发努力;至于个人我是沧海一粟,谁在我的岗位都能弯弓射雕。作为军人我的平常心,我的愿望是“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”。
长沙市湖南省军区樟木坝干休所
王立山